• <tr id="2os4w"><bdo id="2os4w"></bdo></tr>
    <menu id="2os4w"></menu>
  • <nav id="2os4w"><strong id="2os4w"></strong></nav>
     

    全過程正向綠色建筑設計方法



    序言


    目前,隨著國內的綠色建筑相關的政策要求逐漸提升,相應的市場也在逐漸擴大。在未來幾年,中國建筑企業也會持續加大力度,提高綠色建筑的參與度。根據《建筑節能與綠色建筑發展“十三五”規劃》的要求,中國綠色建筑的發展在2016-2020年間要進入“增量提質”的加速器。規劃要求到2020年,新建建筑中綠色建筑面積比例超過50%,全國新增綠色建筑面積達20億平方米以上。

    然而,眾多的綠建行業從業者卻幾乎都在面臨同一個問題——就是綠色建筑設計的過程在整體項目過程中處于一種后進入的狀態。往往,項目大都是已經經歷了前期的規劃設計、方案設計、甚至等到施工圖設計結束之后,相關設計人員才開始進入流程。并且,此時進入流程的目的與要求只有一個,那就是對標、拿分,以使得該項目獲得相關地方所規定的硬性星級要求。于是,相關設計人員只能根據目前已經成型的設計,在有限的范圍內去拼湊分數,而不能真正有效的提升建筑性能,甚至對于修改一個門窗的尺寸都沒有主動權,被動至極。這是目前一部分從業者所面臨的情況,同樣也是我們國家的綠色建筑設計所面臨的一個亟需解決的重大問題。

    綜合考慮目前我們所面臨的問題,我覺得將整個綠色建筑相關的工作前置才是解決問題的核心。所以,給出如下的解決方案,希望能夠拋磚引玉,讓大家對綠色建筑設計方法有一些新的思考。

    一、立項階段

    在LEED標準里面的第一部分就是Integrative Process,盡管這一項里面只有一個得分點,但是卻是必不可少的一項。它主要關注項目的整體性設計,比如在項目啟動初期就要求團隊設定好綠色建筑實現目標,并且要求項目團隊務必根據業主的需求,對項目的技術路線有所規劃并制定相應的行動計劃,作為后續設計、運行和使用過程中的指導性文件。這一點在LEED中屬于先決條件,但是在我們國家的《綠色建筑評價標準》幾次修訂版本中卻始終沒有出現過。

    對于設計人或者設計團隊來講,在這一階段應該更多的是基于項目所處的地理位置、規模和功能等信息,分析業主需求,然后召集項目的各專業負責人做整體的預估和規劃,確定可持續目標及技術實現路線等。當然,如果沒有較多的項目經驗,這一步確實是很難執行的。如有必要,則必須考慮可持續咨詢顧問的經驗與專業意見。


    二、規劃設計

    在規劃設計階段,整個場地內的建筑面積、建筑密度等信息已經確定,功能分區以及整體的場地布局都有了初步的劃分,基本的建筑體量也已經成型。在這個階段,我們可以直接利用帶有建筑體量的總圖模型對項目的日照、風環境、聲環境以及熱環境等室外性能進行分析。


    1.日照分析

    相信大家對于日照分析都是比較熟悉的。一個項目無論你做綠建與否,都必須要在報規劃階段進行日照陰影分析,以確定建筑的日照時長是否滿足相應的地方要求。在這部分,一般審查單位會要求設計單位提供場地內建筑的日照時長分析模擬彩圖,平面、立面等日照線等文檔。當然,我們也可以根據日照時長要求,反推計算目標建筑的最大高度或者間距,便于設計師在滿足規劃要求的前提下調整并完善自己的設計方案。



    2.室外風環境分析

    在建筑輪廓、高度和布局設計過程中,我們就可以利用建筑體量模型,在CFD軟件中進行室外風環境的模擬,從而獲得場地內的風速、建筑表面風壓等結果,并且根據分析結果對場地內的建筑布局和建筑體量進行相應的調整。

    場地內的風場和人體行走舒適性和室外熱舒適性密切相關。以室外熱舒適性為例,我們需要夏季工況下的主導風向,調整建筑形體、朝向與布局,以留出通風路徑,引風入巷,避免在場地內造成無風區和渦旋,影響夏季場地內部的熱量流出。


    3.室外聲環境分析

    同樣,我們也可以利用上述的總圖模型,在聲環境模擬軟件里,對場地內部及周邊的聲環境進行分析。一般考慮的噪聲源包括公路、軌道、橋梁等交通聲源。對于其他非具體噪聲來源,也可以通過點、線、面等抽象聲源進行設置。在模擬之后,設計者也可根據分析結果,通過調整建筑布局、在場地內設置樹木和聲屏障等優化措施改變噪聲傳遞路徑和強度,實現降低噪聲污染的目標。


    4.熱環境分析

    對室外熱環境的要求是2019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里的新增條文,且為控制項。其主要目的是通過對城市內局部熱環境的控制,從而實現緩解城市熱島效應的目的。影響熱環境的因素包括太陽輻射與反射、場地內綠植布置、場地內通風效果和當地降水量等。目前進行熱環境模擬的模型與方法有很多種,其中綠色CTTC模型將研究綠化對氣候調節作用的影響,轉為對區域平均綠化覆蓋率等變量參數的關注。其原理具有較強的指導性,被2019版《綠色建筑評價標準》所認可。因此,我們就可以在規劃階段只需要給出相應的綠化、鋪地、遮陰等面積參數就可以對場地內的熱環境進行初步評估。


    三、方案設計

    在方案設計階段,建筑內部的空間劃分、墻體上的門窗洞口位置與尺寸已經大致確定,所以我們也擁有了較為完整的建筑模型。據此,我們可以進行室內天然光采光和自然通風的模擬分析。

    1. 天然光采光分析

    在這一階段我們可以將建筑單體模型和總圖模型結合在一起,形成完整的項目模型。并在考慮周邊建筑環境的情況下對建筑的室內天然采光效果進行模擬分析。根據模擬效果,可以進行內部空間布局或門窗位置尺寸的調整,也可以增加導光管、反光板等提升天然光采光效果的措施。


    2. 自然通風分析

    同上,在單體與總圖一起形成的組合模型里,利用CFD軟件,我們可以先進行整個場地內的風環境模擬分析,隨后提取單體建筑的門窗風壓值,直接進行建筑內的自然通風分析,可以查看各個房間內的風速、風壓和空氣齡的分布。


    四、施工圖設計

    在施工圖設計階段,房間信息已明確,墻體屋頂等圍護結構的具體做法構造已經確定,門窗類型也已選定,我們可以利用這個帶有具體構造信息的模型進行節能檢查、能耗計算以及室內隔聲性能的模擬。


    結語

    “全過程正向綠色建筑設計方法”是相對于目前較為被動的綠色建筑設計過程所言,旨在變“被動”為“主動”,變“流程滯后”為“全過程融入”,變“結果導向”為“過程導向”。綠建并不是一個新的專業,而是所有設計人員在設計過程中多考慮一個因素。盡管上述的解決方案在實際項目的應用中可能會對設計人員提出更高的要求,從而對生產效率有所影響,但是我愿意相信這是一種更加符合可持續發展精神的設計方法。

    Copyright ? 2023 , All rights reserved. 上海號帛建筑設計有限公司  備案號:滬ICP備18043223號-1
    欧美性色19p,av人妻区,无卡无码无免费毛片,四川老熟女下面又黑又肥